散文|许家玮习作:《楼长》等三篇
2022-09-29 09:57:4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杨丽群 | 作者:许家玮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62093

作者简介

许家玮,现年13岁的小男孩,祖籍江苏无锡,居住湖南中方,毕业于中方县中兴学校,现为怀化市宏宇中学初二学生。或惠于吴地文脉之赓续,自幼博闻强识,学业精尖,且善写作、长绘画、工书法、习钢琴,小学时即有绘画作品(《盒子里的世界》、《我的小若若》插画)先后入选潇湘晨报社《十几岁·小学生阅读与写作》杂志;2020年初创作声援武汉抗疫卡通画《热干面挺住》引发网民关注和热议;2022年3月参赛作品《楼长》获怀化市教育系统“我身边的抗疫故事”征文活动一等奖。


2022’怀化市教育系统“我身边的抗疫故事”征文活动一等奖作品

楼  长

疫情到来了。

街道不再轰鸣,楼宇不再闪烁,阴霾笼罩了怀化,滚滚的黑烟拉下了人们的嘴角,堵在了人们的门前,渗入了人们的心中,无节制地蔓延,蔓延。

危机当头,只有医护人员孤军奋战是绝对不行的,为了小区的人员管理,每栋楼都将推选一名楼长。楼长?难道要管理整栋楼?那么他将度过多少个难眠之夜,将开展多少繁杂的工作,将承担起多少责任?在我看来,这无异于扛起整栋楼向前,缓缓地、尽他所能地向前,向前!

我一面为楼长担忧,一面远望楼下花园,追忆曾经的美好。整座小区都在凝望,同时也都期盼着——期盼着那个挺身而出的英雄,楼长。我发觉邻居叔叔也在观望,不同的,是他还暗自思忖着些什么,眼中满怀着激动。

也许是我多虑了吧!这位叔叔平时就是这样的情态。他似乎不太善于与邻人交际,别人和他搭话他也只是“嗯嗯”地应付,他好像只干实事。我经常观察这位叔叔,他其实很普通,但是他对于工作有着无限的热情——从他清晨风一般的脚步就能看出来。不对,他就是一阵风,永远直行在抵达目的地的道路上,怎么也挽留不下,也休想了解他的其他信息。

楼长终于出现了,微信群内,几个大字迸发在我眼前:2609业主,我的邻居?我的邻居!我被震撼了,看来,这位叔叔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冰冷,他的心是暖烘烘的。

不久,楼下就有了他朦胧的身影,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马上开始,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展了,楼长借来了大顶大顶的雨棚,扯起几段线就开始安装。他不等物业工作人员出手,就把线拉开,测好距离,接着,摸起地上散落的钢架,又捧来棚顶,东奔西走,借胶水、借绳子。他要铺起一条大道,一条业主的便利道,一条战疫的胜利道。尽管隔着夜幕,我也能看到他额间奔流的汗珠,尽管隔着口罩,我也能看到他坚毅的神情。他抹了一把脸,继续将自己的力量投入工作。我看见屋内亮着的电视,又看向万家灯火通明,心里很不是滋味,但他还是乐呵呵地搭着棚子,尽管紧蹙的眉已压不住重重地呼吸。

夜间,我被一阵雄浑的声音拽下了床,是楼长质朴的声音:“十八栋的业主下来做核酸检测。”这一吼,让灯火陆陆续续地亮了起来,仿佛是佛教里的梵音,震荡着灵魂。楼长的声音真给了人无比的力量,心里塞满了温暖。

果然,不单单是我有如此感觉,排队的时候,人们几乎是带着笑意的。是啊,有这样一个充满力量的领导者带领,谁还会害怕前方的艰险呢?不过,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从安排,在一曲悠长的抗疫战歌中,总有几个跑调的音符。一个大汉对于冗长的队伍很不满意,怕耽误了他的时间,直往前冲。气氛瞬间紧张起来,目光们不约而同地转向楼长,楼长比他矮了一个头,不过他无需挺起胸膛,因为,他更高大。他没有恼怒,他没有再次发出厚重的声音,他心平气和地望着大汉:“这是防疫规定,如果产生了后果您有能力承担吗?”大汉并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,瞪了楼长一眼:“我离够远了,再远些还排什么队!”楼长二话不说,甩开了手大步绕道后边,眼睛里满是坚定,大汉的身后出现一只大手,我目光发直,几个业主也要扑上去劝和,这时,楼长轻拉了他一下,转身就走,大汉却被震慑了,意识到自己给防疫工作惹了麻烦,也不该和楼长对顶——他的确有令人敬畏的力量。楼长在摩擦后,又轻缓地把老人陆续送到了前头,他的双拳握得很坚定,他边扶着老者,一边安慰大家:“不要紧,忍忍就过去了!不要怕麻烦!”这倒像是对他自己说的,他在今晚的确承受了太多辛苦,他的意志是有多么坚定啊!在责任感的驱使下,凡人之躯,也能比肩神明。

在楼长的感染下,越来越多的业主承担起了自己的一份责任,有为大伙买菜的,有跟着楼长喊话的,就连那个大汉也整天跟着楼长维护起了队伍秩序,我闲来无事也弹弹琴,也算是给大家一点激励吧。

楼长,其实并不算官,却将一件件事情落实到位,让人们放心,发挥了其独有且最大的力量。他用自己的力量服务人们,用自己的力量感染人们,让人们用爱筑起了一堵高墙,人们各司其职、相互扶持,势必要与病魔一决高下!

终于,笑容挂回人们的脸,大门任人们随意出入,快乐也重回人们心中,往日的繁华重现了。

怀化复生了!可,楼长却隐退了,我还没弄清楚他姓甚名谁,他竟淡出了我们的生活!

楼长再次在窗前探了头,他这回以满怀热情的目光凝视着他所热爱的家园,他缓缓地笑了,笑得那样灿烂。



放下偏见

“大家都等着呢!快下去一个!”电梯里不断回响起这段声音。七点四十,正是所有人都火烧眉毛的时刻,小孩要上学,大人要上班,老太太们赶着上菜市场买新鲜的食材。偏偏在这时,也正因为在这众人忙碌的时刻,电梯超载了。

早晨的闷热与人们的浮躁相辉映着,电梯中的十四个人纷纷挥洒着汗水、表达着不满的情绪,锁紧的一双双眉头下一双双眼睛,写满了猜疑、愤恨与急切。在众多上班上学的“体面人”当中,有一个人特别扎眼:他是个建筑工人,刚从顶楼施工下来,呼呀呼哧地喘着粗气,不,是臭气才对,白背心、灰短裤,质朴的穿着更是在人群中格格不入,乱蓬蓬的头发下脏兮兮的,一对眼睛透露出野性,那一身肌肉更是令人胆寒,他对于电梯的停运却不以为然,自顾自地思考着。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——离他远点儿,这就显得电梯越发拥挤了。

几十秒过去了,没有人肯下电梯,人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刚上电梯的一位阿姨,她被针一般的目光扎得刺骨,不好意思地低下头,大家本以为她会走开,可她却盯着自己的鞋:“大家都是要上班的,谁不知道迟到的后果呀!我看就让个闲人下去,比如去散步的,慢些也无妨。”众人有些被说服了,又看向一个盘着核桃的老者,老者不满意了:“我是第一个上电梯的,凭什么我下去?再说了,你们怎么敢推一个老人下去呢?”大家又有些犹豫,我也在旁着急,不敢吱声。“那就随便选了,你!离电梯门最近!你还是为难一下吧。”颇有领导风范的男人说,他原本想指那个工人的,可狰狞的面目让他有些害怕。

电梯里烧起了一团火,人们在相互推让:胖的下去、小的下去……虽然没有很夸张,但面目的确很丑恶,我也不想下去,又不安又有些心安理得。复杂的心情在人们之间蔓延、扩散,电梯就像个大火炉,越往后越焦急、难忍,这时,一个粗犷的声音飞来:“我下去吧。”

怎么会是他?人们朝四面分开,等着这个臭烘烘的工人,他自信、毫不犹豫地踏了出去,目光注视着他,我不由得感觉他是这样的温暖、令人可尊敬。

他汗淋淋的背影,一直印刻在我的脑中,无法挥去,是啊,为什么是他?也许是因为我们开始就对他抱有偏见,漠视了他正直的心。

放下偏见、拥抱每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吧!


我的鹰老师

我的班主任彭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总是很严格,她的做事风格与性格特点总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中至高无上的猛禽——鹰。

首先,她有着鹰一般锐利的双眼。“六个垃圾!第十组扣六分!”她气势汹汹地喊道,她出其不意地从后门走出来,踏着风一般的步子缓了下来,貌似发现了些端倪,随后弯下身躯,那模样好像后背要扎出一对翅膀来,那双鹰眼咕碌碌一转,透露出令人胆寒的气息,忽闪出一股敏锐来,更令人害怕的是,那对眼珠又环视一圈我们组的成员,仿佛能看穿心思一般,令人后背直起鸡皮疙瘩。最后我们组被扣了分,还让我松了口气——谁知道她还能看穿些什么呢?说她眼尖,倒不如说她心细,如果她没有高的要求与追求完美的性格,也不会挑出同学们身上的优秀与不足来。

其次,我的彭老师身上似乎自带一种鹰的气场。排练合唱时,许多同学都心不在焉,各做各的事。甚至哄笑嬉闹,可一旦音乐老师将“彭老师”这三个字端出来,大家都收敛了笑容。正襟危坐,生怕她的那双利眼把自己给拾出来。连提一提她名字都让同学们鸦雀无声,更别说她本人在场的震慑力了。那熟悉的身影闪在了门口,显得阴郁而又气愤,几个警觉的同学吓得如同仓皇的小兔一般,飞也似的蹦回自己的“小窝”。有时,总有几个开心的过了头,丝毫没有注意到老师悄无声息。她挪了进来,当四下无声时,才意识到自己再怎么样也无法脱身了,便回避着她的目光,慌里慌张地坐好,但背后的冷汗与严厉的批评,是免不了的。彭老师就用如此强大的气场环绕教室一周:她双手抱在腰前,大衣下双腿不慌不忙地律动着,刀削般的长发更体现出她的“无情”来,所经过的地方的同学都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。也许,正因为这样,我们才能更好吧!不过,奇怪的是,生活中这种气场好像又消失了,师生之间没有这么大的隔闹。

最重要的是,她还有鹰一样冷静、执着的头脑。当同学之间出现了什么矛盾或是我们了遇上了什么难题,她总是冷静、理性、客观地去分析,让人心中有一种踏实感,从不因为她的利眼发现不好的事物而大发雷霆,总是耐心地向我们解释、分析。而且,她十分追求班级的完美,眼中容不下一点沙子,当卫生被扣分或拿不到文明班级时,就能从她的鹰眼中看出明显的失落来,也正因为这样,同学们也在慢慢地改变,改变自己的习惯、改变自己的品行、改变自己身上不完美的一切。

我的鹰老师就是这样令人捉摸不透又肃然起敬,相信在她的带领下,我们一定会变得更优秀更完美。

责编:杨丽群
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
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!